第1章 白衣,紫绶,金印[修]

在某个架空世界里,汉历孝成十二年一月底,汉洛阳城,此时春闱将至,赶考的各地士子们纷纷陆续来到长安备考。

此后的二月初一,初三,初五分六榜进行,第一榜为进士科,试两场:第一场试经问五条,第二场试经史、时务策一道;

第二榜为明经科,试两场:第一场试明经、经疑各五问,第二场经史、经义各三道,第三,第四,第五榜分别为为明法,明算,三史,皆试两场:第一场明法/明算/明史、法/算/史疑三问,第二场诏诰、章表各试两道。

而第六榜才是最难的一科,也就是传说中的秀才科,试一场,方略策六条,多年来中秀才者稀少无比,尤其是方略策六条更是难倒了全天下的学子,大汉开国两百余年,历经十一代皇帝,中秀才者不过一百二十八人。

大多数人脸府试的古方略策问两条这一题目都过不去,可见其难度一般,甚至有不少王公大臣已经纷纷上书建议取消秀才科了,因为实在是太打读书人的脸了。

但今年不同,长安城正门,一个年轻英俊的白衣卿士,腰佩长剑,牵着白马,走到一家客栈前停了下来。

白衣卿士,自打大汉开国以来,这便是秀才科府试第一的才能穿的专利,其他士子不管如何,三甲蓝袍,二甲红袍,一甲紫袍,状元则金绶红印,而只有秀才科是紫绶金印。

科举之路,艰辛无比,仅是资格考就有乡试院试两道,要想去秋闱获得进入春闱的资格,还得先通过县试。

这金印红印便源自于此,考中第一者方可获得绶带和印章。

而这位白衣卿士领口的紫色绶带上,赫然印着四枚金印。
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

如果您已经是VIP会员,但还是看到这一段,请退出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。

如果您喜欢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

猜你喜欢